第301章 吉利的发展战略-《重生乡村文艺生活》
第(3/3)页
“没错,就是适合广大农村乡镇的微面。之前中央主要领导说过可以大力发展微面,因此在微面项目上面临的政策风险没那么大。
同时我们在摩托车领域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,跨步到微面,难度也不会太大,对于投资要求也不太高,很容易就能够形成规模。微面使用的是6字头的客车目录,国家管理没有轿车那么严格,操作一下问题不大。”
微面这个领域确实是吉利切入汽车行业的好点子,李书福没有想到何平已经替他考虑了这么多。
“大哥,你的想法很好。可现在我们国内微面市场上品牌不少,竞争势必激烈,我就怕我们竞争不过那些老牌子。”
李书福说出他的担心,并不是在抬杠,而是预想到他们未来上微面项目可能会遭遇到的困难。
“这一点要辩证的看。微面市场虽然竞争很激烈,但这也正说明在技术上大家并未拉开差距。
我的想法是我们可以引进一些国外即将淘汰的技术。比如说铃木公司,近几年他们的微面技术在泥轰市场已经有些落后,如果我们舍得花钱的话,让他们转让微面技术不是什么难事。他们的技术肯定跟最新技术有落差,但至少跟现在国内的微面相比不落下风。
其实国内微车厂很多都是引进的泥轰的技术,尤其是铃木公司占了大头,大家都是一个师傅,微面已经十来年没有大更新换代了。
微面项目如果能够落地,至少保证我们吉利有了四个轮,也可以为将来再发展轿车项目打下一个基础。”
何平说到这里,李书福不禁佩服,看来大哥真是没少为吉利操心,想了这么多。
“大哥,你说的有道理。引进技术确实是最快的办法,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成功引进铃木这类车厂的微面技术的话,我有信心通过自主吸收,赶上国内微面的发展步伐。”
李书福的表态让何平很高兴,“这就对了嘛!干事业要有气势,遇到困难不能怂,只有解决了困难才能使我们更强大。”
何平又想起关于人才的事,对他说道:“我这次挖人费了不少劲,像水木大学这种地方的人轻易不会想离开,即便是要离开也多是以国外为目标。算上你之前挖的那些人,吉利初期发展的人才已经足够了,要不然光是人才的支出就足够我们头疼的。下一阶段你可以尝试一下校企合作的研发模式,未来如果我们有实力了,再扩充人才梯队。”
“我明白,眼下我们最要紧的事还是把摩托车的销售做好。只有我们自身能够造血了,我们的造车事业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下去。”
“没错。酒深也怕巷子深,在广告宣传上你和兆社要费点心思,别怕花钱。”
李书福点点头。
“回头我给你一个新时代集团的联系方式,你上影视部门的负责人林亚楠去找点香江明星,拍个电视广告拿到国家电视台去打广告,一炮打开我们摩托车的名声。”
李书福有些迟疑,“大哥,是不是有些太破费了?找香江明星、上国家电视台,这得花多少钱?”
何平怒其不争的瞪了他一眼,“刚跟你说完,别怕花钱。眼光放长远点,如果我们的吉利牌摩托车能够一炮在全国打响,那你还怕没有钱吗?”
李书福挠了挠头,憨厚的笑道:“你一说请香江明星、国家电视台,我就把你刚才说的话忘了。”
一夜无话。
第二天,何平在李书福和韩兆社带领下参观了刚建好不长时间的摩托车厂。
“我们的发动机用的是重庆嘉陵摩托车厂的70cc发动机。现在国内的摩托车发动机很紧俏,这些发动机也是从挂靠厂高价买来的。
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寻求跟泥轰品牌合资或者引进泥轰车型生产,90cc发动机今后两年将会是市场亮点,国内厂家的90——125cc之间排量发动机许多都是通过走私渠道进到国内的。
我们明年如果还是用70cc发动机的话,在市场上肯定吃亏。”
“所以说发动机的事还是赶早不赶晚啊!”
“是。”李书福心情有些沉重的点点头。
发动机对于摩托车来说,就如同一个人的心脏。现在吉利刚刚开张,还可以靠买。如果他们再发展两年呢?还能靠买吗?当然不行。
“造吧!去年到今年是我们刚起步的阶段,发动机的研发序列靠后没什么问题,现在摩托车已经开始销售,发动机的研发不能再拖了,否则我们和国内竞争对手的差距将会拉大。”
李书福当然明白这个道理,只是那样一来,吉利的资金压力就是非常大了。
何平看出了他的犹豫,“没关系,还有我呢!”
第(3/3)页